2022年正式生效,游戏障碍被列为“精神障碍”
2022-03-15 作者:xgc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2022年2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正式被列为精神障碍疾病。
一、什么是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指的是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二、诊断标准
游戏障碍的诊断在于持久性或经常性游戏行为导致。(1)对游戏的控制受损;(2)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考虑游戏;(3)尽管产生负面后果,但仍在继续或升级游戏,以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巨大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WHO同时也建议,相关症状要明显持续至少12个月,方可诊断游戏障碍。除非症状十分严重,持续时间的需求才可适当放宽。
三、预防措施
出现游戏沉迷,越早干预效果越好。(1)普遍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广泛宣传游戏障碍相关知识;(2)针对性青少年等高危人群,在个体层面从情绪调控、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3)提高青少年、家长、学校早期识别游戏障碍的能力,指导患者及时就医,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
四、治疗方法
目前还未形成针对游戏障碍的专业治疗方案,一般综合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改善。(1)研究发现社会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治疗、动机激励访谈、家庭治疗等对减少失控性游戏行为及促进长期康复有效;(2)目前没有针对游戏障碍具有具有临床适应症的药物,但游戏障碍者可能存在精神、躯体等健康问题以及共病,需要药物对症治疗。(3)有少量研究对游戏障碍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以增强大脑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戏的冲动,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一致性研究。
温馨提示:出于商业目的,市场有些机构打着治疗游戏障碍的旗号,采取不正规的,甚至军事化管理的治疗方法,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游戏障碍患者应去正规医院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