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参加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气会
2022-05-26 作者:xgc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江西省教育厅组织召开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气会。我校在忠信楼103会议室组织观看视频会议,副校长朱盛萍、心理中心顾问张建灿、学工处处长韩继锋出席会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各二级学院全体心理教师参会。
会议伊始,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汪立夏副厅长从出台背景、基本框架和总体特点对《方案》进行再解读。《方案》围绕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落实家庭教育责任、完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展开,重点推进16项任务,致力于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总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回应基层和群众诉求和期盼,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破解难题的举措方法,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温度、立德树人的效度。二是坚持关口前移。坚持治“未病”理念,加强知识教育和普及宣传,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工作前置,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全面建立心理成长档案,普遍建立四级预警网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推进知识教育、普及宣传、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项主要任务,努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四是坚持多方联动。注重统筹资源、凝聚育人合力,明确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各方责任,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学校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参与、家庭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他指出,《方案》出台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一是前移关口抓好预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普查和重点人群排查,全覆盖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围绕建设“四级”预警体系,组织编写《心理教练》《心海导航》《心灵伙伴》《心花怒放》四本工具书。二是分类实施普及教育。启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规范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开展心理“云课堂”、“云对话”等活动。三是广开渠道咨询干预。省校分级成立心理咨询团队,针对一般问题和严重问题分类制定干预方案。四是靶向精准应急处置。建立全天候网络信息监测机制,建立网络信息监测反馈机制,重点加强对自杀自伤、伤害他人等关键词监测。五是综合施策温暖人心。坚持一手抓心理疏导,一手抓人文关怀,摸清找准合理诉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他强调,未来一段时期,全省教育系统将围绕落实《方案》,重点推进课程规范化、教育普及化、活动场景化、咨询个性化四项工作,努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考核目标化、任务清单化、档案数据化。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完善机制,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全员协同的工作格局。当前,教育系统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心理健康状况大排查、大走访和心理知识大普及;二是通过自助、朋助、员助的方式,防范心理危机;三是用好咨询干预、人文关怀、家校互通综合之策,化解心理危机。会上,江西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成兵,江西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副总队长王国庆,江西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李先春,江西省妇联一级巡视员肖晓兰先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通报并介绍下一步工作安排。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萍乡市教育局、南昌市东湖区教育体育局负责同志和华东交通大学有关专家进行代表发言,答记者问。
视频会议结束后,朱盛萍副校长强调,我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接下来也将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全局化、考核目标化、任务清单化、教育普及化、课程规范化、活动场景化、普查数据化、咨询个性化、处置精准化、队伍专业化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将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图文/赵云云;审核/徐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