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校主页
 
首页
部门概况
  • 部门介绍
  • 科室职责
  • 机构设置
  • 部门领导
  • 通知公告
管理服务
  • 管理规定
  • 工作动态
  • 先进典型
  • 学生组织动态
  • 学生干部培训
资助管理
  • 资助政策
  • 资助动态
  • 资助公示
宿舍管理
  • 管理规定
  • 公寓动态
心理咨询
  • 心理百科
  • 心灵美文
  • 心理驿站
  • 心理测试
思政教育
  • 教育动态
  • 红色文化
  • 辅导员岗位职责与考核
  • 辅导员动态
  • 辅导员学习
办事指南
  • 联系我们
  • 办事流程
  • 资源下载
“天工蓝”一站式
  • 一站式动态
  • 便民服务站
  • 五育空间动态
  • 心理健康动态
  • 外媒关注
  • “家、校、社共建”
  • 天工蓝风采展
    • 国奖风采
    • 天工蓝学子风采
    • 红石榴思政风采
    • 最美大学生风采
    • 最美辅导员风采
心理咨询
  • 心理百科
  • 心灵美文
  • 心理驿站
  • 心理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心理咨询心理驿站

抗疫“心”防线

2022-03-15 作者:xgc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抗疫“心”防线

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它。因为疫情又反复回到我们的视野。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随之而来的防控措施可能会让我们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不安情绪。防疫常态化情况下,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美好的生活呢?今天,南工心理小卫士陪你一起建设三条抗疫“心”防线。

安全感

接纳新的变化,调整好心态。面对不确定且具有风险的处境,大多数人都会因自我环境控制力被限制而产生负面情绪哦!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去熟悉新的环境、新的变化、新的规范。当你渐渐熟悉后,不舒服的感觉就会渐渐淡去。

理性看待疫情,降低恐慌感。了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理性认识病毒,积极正向的应对防护。学会信息管理,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对疫情信息的关注适可而止,不随意传播虚假信息。

做好自身防护,相信国家。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是积极地、及时的、有效的。学校会充分考虑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并制订相应的疫情防控保障工作计划。我们要相信学校,做好个人防护,服从、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安排,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平静感

掌控生活,避免对疫情过度关注。如果出现过度焦虑紧张情绪,我们可以听舒缓的音乐、喝茶、做手工等,或者看喜欢的书籍、电视等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通过撕纸、涂鸦、写日记等疏泄紧张焦虑。把握现实与网络生活的平衡,避免因过度接收信息而导致的压力。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一个小时;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重新恢复生活控制感。

积极调试,享受生活。面对疫情,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心理技巧来减压,比如做正念,在吃水果时,挑选一个你最中意的,停下;仔细观察它,闻它、听它,当你准备好时,把它放入你的嘴里;咀嚼过程中,请注意它的味道、纹理、温度等,甚至你的牙齿在缓慢咀嚼时的声音;咀嚼吞咽后,请注意它的味道、纹理、温度和你完成咀嚼时声音的变化。每天至少1次,每次约10分钟。试试看,也许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获得内心的平静感从生活中的小美好开始。

自我效能感

保护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贡献。疫情期间,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距离感,正常的生活也总是被打断。那么,我们如何获得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效能感?疫情期间,中国人民都万众一心,齐心抗疫。个人响应政府号召,遵守防疫政策,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减少交叉感染,不给社会增加负担。另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建议、协助亲友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作为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等。

关爱他人,彼此联接。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确限制了和朋友、家人之间物理距离的亲近。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沟通和交流方式,比如在网上同样可以聚会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疫情也让家人之间更多地嘘寒问暖,相互关心,有更多的话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其实,与身边的人、同学、朋友联结也是舒缓焦虑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主动联系关心关爱自己的亲友,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聊聊家常、讨论关切的事情、吐露心声、送出祝福等。

线上学习,平衡生活。网络时代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上网学习,相比自己一个人肯定增添了很多乐趣,接收学习信息更加多元、有趣、便捷。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学习方法,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向周围的人分享,把你的收获、感受告诉老师、家长或好友,了解他们的看法和观点。或许,我们也可以找到更适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最后,请注意不‘耗竭式’玩乐,避免过度投入工作或过分劳累,规律作息、开窗通风、适度运动、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都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我们创造了互联网,相信一定能与之和谐共处。

希望感

迎接挑战,自我蜕变。疫情下对自我充满希望和保持恰当的积极期待也很重要。疫情的确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换个角度而言,疫情也给我们改变一些不良习惯的契机,比如工作倦怠、抽烟、随地吐痰,大家都积极养成了带口罩、勤洗手的习惯,呼吸道、胃肠道疾病也明显减少,各种聚会减少后暴饮暴食、酩酊大醉的人也少了。我们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成为更好的自己,等待疫情结束,你就会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获得英语六级证书、练就健美好身材。疫情可以为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正好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自己的愿望,而这正是从前疲于奔波的你所期待的!

春天来了,拥抱美好。你发现了吗?最近,阳光的味道已经充满校园,湖畔的新芽悄悄探头,鲜花漫布山岗的日子又要来临。希望是一种积极的目标,又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事件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具有希望感的人更容易度过难关。所以,我们一起用信心、爱心和安心来积极面对疫情的常态化,困难总会过去,生活依旧持续。希望你的愿望,在春天都能实现。

  

上一篇:我的大学学业生涯规划

    招生咨询:0791-87583640 87583641 87583642 87583643 传真:0791-87583755 监督电话:0791-8758363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创业南路998号  邮编:330108  版权所有 南昌工学院 赣ICP备14004936号